close

undefined

 

其實看完這本書之後,得到的想法與書末解說部份重疊七至八成,所以來談點不一樣的。

如果要以一句話來描述整本書,艾洛的矛盾與掙扎應該很適合。

不同於斯諺以往的作品那種規規矩矩的格局,這本書探討的是性與愛是否可分離、是否為獨立的不同事物,以此為基礎拓展出接下來的事件。主角艾洛認為兩者是不同的,甚至認為愛不存在。畢竟愛是抽象的、無法擁有實體的形象,所以他認定愛只是用來包袱性行為的一個名詞。但其實以他的人格特質來看,並沒有那麼堅決的否定愛的存在,只不過他情願相信男女之間的交往都是源自於肉體關係這種絕對能夠觸摸感受得到的行為。也就是說,生理層面由於可具體化所以被他所重視,而心理層面則被視若無睹。

從一開始艾洛與莎美發生性行為時的空洞,讓莎美感到不悅。實際上他知道莎美想要的是什麼,只是他不認同那種想法,只好不去正視於莎美的失落,消極的滿足自己的欲望之後就逃離那個環境。在雨中,他無意間造訪了面具博物館,得知有一個團體的活動宗旨與他對性的看法一致,很快的便加入每週三晚上的聚會。而在這個過程中,他遇見了亞芙羅黛蒂,自己所堅持的性愛分離思維漸漸的產生了動搖。


在他與亞芙羅黛蒂發生過性關係之後,他開始懷疑自己堅信的性愛分離思維是否有誤。而在看過莎美的日記裡對他們之間的愛情期許之後,他心中的防線逐漸破了洞,這時艾洛才開始正視著心理層面對於男女之間交往的重要性。後來經歷了驚悚事件之後,艾洛與亞芙羅黛蒂在危急狀況中存活下來,艾洛心中對於性與愛分離的界線崩解,並且對亞芙告白。最後,由於雙方對於彼此之間交往關係的認知落差,終究沒有走在一起。即使兩人最後都認同性愛是不可分離的,但很顯然艾洛仍然把性看得比愛還重要,因此無法通過亞芙的試探。而亞芙最終也只能流下遺憾的淚水。


從艾洛的轉變,可以看出艾洛其實一點都沒變。他一直認同性愛可分離亦可結合,只不過他一開始選擇了追求純粹的肉體關係,後來他認同了愛情這個心理狀態,卻還是偏重於追求肉體關係。粗俗點的說法就是從有洞六十分轉變為只對正妹有興趣,愛情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多了一層篩選的標準,但本質上他想追求的仍然只有肉體關係。


撇開主角的想法與認知層面,既然此作品名為假面殺機,想當然爾面具是另一個重要的主軸。


相較於性與愛當中有形與無形的對比,同樣的也可以將面具與對於性愛的論述視為有形與無形的對比。面具不但可以放在博物館展示,可以隱藏聚會參予者的身分,可以隱藏臉上的傷痕,還可以隱藏內心真正的心情。在面具的展現上,其實跟性愛一樣同時包含了有形與無形。而無形的面具令人更為驚悚,畢竟沒人知道與自己面對面的人是否如同戴了面具般,將真正的想法隱藏起來,只表現出虛假的一面。


現實生活中,有著許多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面對不同的人會戴著不同的面具,而我們是否有把握能夠得知對方卸下面具後的真實模樣,抑或是對方展現出的真實只是另一層偽裝的面具? 


 

arrow
arrow

    apoptosis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